位于涪陵區的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涪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夜幕降臨,涪陵區重慶萬凱新材料研發中心燈火通明,科研部經理鄭兵和同事們正埋頭整理一天的實驗數據。這個月,由他們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生物基耐熱樹脂已進入生產小試階段,將用于高端注塑成型加工制品的生產。
制造業是涪陵的支柱產業,過去幾年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然而,隨著“低端過剩,高端不足”的行業供需矛盾日益增加,涪陵也面臨著產業轉型的迫切需求。
“綠色、高端、智能將成為制造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备⒘陞^相關負責人表示,涪陵區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科創+”、“綠色+”雙驅發力,不斷淘汰落后產能,建立起清潔、高效的產業集群,努力走出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增強“含新量”,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創新動力
走進萬凱新材料產品陳列廳,各式各樣的保鮮盒、包裝瓶讓人目不暇接,這些產品的原料正是由萬凱新材料生產的食品級聚酯切片。
“依靠技術創新和過硬品質,我們的產品受到市場青睞?!编嵄嬖V記者,目前公司食品級pet高分子新材料年產能已達120萬噸,合作企業包括可口可樂、娃哈哈、農夫山泉、五糧液集團、九陽公司等大企業。
聚酯、聚氨酯、聚酰胺是涪陵區已建立的三大新材料產業集群。早在“十三五”期間,涪陵區便將新材料作為制造業轉型的主攻方向,依托華峰、萬凱新材料、蓬威石化等鏈主企業,實施精準招商、以商招商,著力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短短幾年時間,涪陵新材料產業便聚集了規上企業50余家。
“創新是進一步做大產業鏈的關鍵?!备⒘陞^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以“科創+”為導向,該區加快構建由一個涪陵國家高新區、一個白濤新材料科技城、一個慧谷湖科創小鎮、8個產業科創基地、n個新型研發機構組成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體系,鼓勵企業突破關鍵技術和關鍵裝備,進一步打通產業鏈堵點、斷點。
為了讓企業能安心抓研發,涪陵區建立起企業專員制度,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今年2月,萬凱數創中心正式動工,這是萬凱新材在西南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從項目拿地到動工,用時縮短了60%。
“這得益于企業專員為我們開通的綠色通道?!编嵄f,通過專員提前介入,指導企業備齊材料,使原本需要跑多次的審批流程可以并聯辦理,讓他們少走了彎路。
“去年,我們就拿出1.85億元用于科技創新,高于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幅10.9個百分點?!备⒘陞^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平臺搭建、政策扶持,該區有效推動創新要素向新材料產業鏈集聚,不少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譬如,重慶華峰已建成國內首套5萬噸己二酸法工藝生產己二腈裝置,填補國內空白;涪陵賽特棕剛玉年產量突破2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棕剛玉單體制造企業。
截至2021年底,涪陵區已培育入庫民營高新技術企業98家、科技型企業1037家,創建(組建)實驗室、研發機構67家,為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創新動力。
提升“含綠量”,化工產業向高效益、低能耗轉變
藍天、白云、綠樹環繞……在涪陵區,化工園區宛如一個個主題公園,一座座以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的綠色工廠一改化工產業給人的傳統印象。
“聚焦延鏈補鏈,我們將綠色低碳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引擎?!备⒘陞^相關負責人說。以生產線改造為突破口,他們鼓勵企業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新科技、新裝備,從源頭降低能源消耗,削減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位于白濤新材料科技城的建峰集團是當地一家老牌化工企業。上世紀90年代初,重慶第一條年產30萬噸合成氨生產線在這里誕生,拉開了涪陵化工產業發展的序幕。
“這幾年,我們嘗到了綠色轉型的甜頭?!苯ǚ寮瘓F副總經理楊曉斌說。通過對發電裝置、燃燒設備進行節能改造,工廠每年可節省標準煤5萬多噸。企業將省下來的成本用于產品提升,去年實現營收65.98億元,同比增長62%,利潤同比增長12.67倍。
在推動技術革新的同時,涪陵還強化產業準入和落后產能退出,加大了綠色低碳企業的直接引入,促進企業、園區、行業之間的鏈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資源共享,打造綠色產業“生態圈”。
今年7月,從長江沿線全遷至白濤工業園區的中化涪陵正式進入試生產,曾讓企業頗為頭疼的工業廢渣磷石膏被加工為水泥緩凝劑、建筑石膏粉等,實現廢物再利用。
每年,中化涪陵會產生120萬噸左右的磷石膏,在環保搬遷之前,這些磷石膏被堆積在長江邊上,形成一座巨大的石膏堆場?!傲资嗵幚聿划?,會對環境、水體造成污染?!敝谢⒘旮笨偨浝砬鷷f,舊廠搬遷時,堆積的磷石膏足足有1900萬立方米。
為了減輕環保壓力,他們嘗試著將磷石膏賣給周邊水泥廠,可作為添加劑的石膏,水泥廠需求量并不大,每年僅能消耗掉一小部分。
以環保搬遷為契機,中化涪陵在新廠區建立起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開發了水泥緩凝劑、建筑石膏粉、土壤肥料等多種產品,拓寬了磷石膏循環利用的渠道?!绊椖窟_產后一年能消耗100多萬噸磷石膏,固廢利用處置率達90%以上?!鼻鷷f。
以綠色發展理念為牽引,高效益、低能耗的產業模式正成為涪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涪陵區已建成國家綠色工廠5個,市級綠色工廠6個,獲評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2個。
釋放“含金量”,讓老樹發新芽新樹扎深根
今年1-8月,涪陵全區完成規模工業產值1536.98億元,同比增長8.4%。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勢頭強勁,產值453.54億元,同比增長16.1%。
“不斷提升的含新量、含綠量,將充分釋放高質量發展潛能,最終轉化為涪陵經濟的含金量?!痹搮^相關負責人表示。
2010年落戶的重慶華峰化工已在白濤新材料科技城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和氨綸生產基地。今年7月,華峰集團再次與涪陵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新增投資287億元打造新材料一體化項目,推動重慶華峰新材料產業園邁入千億級大關。
“之所以在涪陵增資布局,是因為我們看好這里的前景?!敝貞c華峰化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苗迎彬說。當前,他們正加緊建設年產40萬噸己二酸、20萬噸己二腈/己二胺、30萬噸尼龍66等一批重點項目,預計今年公司工業產值將突破350億元。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和產品?!备⒘陞^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科創+”“綠色+”雙輪驅動下,涪陵區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既讓老樹發新芽,也讓新樹扎深根。
目前,涪陵已建成900億級材料產業集群,以及裝備制造、清潔能源、消費品3個300億級產業集群。除華峰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外,今年還有吉利涪陵12gwh動力電池、卡淶輕量化零部件研發制造項目、博賽焦電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在涪陵落地開工。1—8月,全區共新引進產業類項目22個,協議引資金額416.76億元;完成工業投資154億元,總量居全市前列。
“我們正加快實現由工業大區向先進制造業高地蛻變?!备⒘陞^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涪陵將圍繞10條重點產業鏈,再引進一批龍頭企業、上下游關聯企業,擴大產業鏈集群效應;同時,推動科研、人才、金融等要素向涪陵集聚,吸引科創項目,創新型、創業型團隊,以及研發機構入駐,通過引資與引智并重,強化“科創+””綠色+“賦能,力爭到2026年,全區規上工業產值突破3500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